top of page
搜尋

「我念完藝術後又念建築,我不需確認自己要成為專業建築師或藝術家,後來我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共通點。」-伊麗莎白·迪勒

已更新:7月23日


ree

伊麗莎白·迪勒:從藝術到建築的革新旅程

伊麗莎白·迪勒是一位建築師,現任普林斯頓大學建築設計教授,並擔任聯合國城市倡議理事會成員。此外,她也是著名的建築事務所迪勒·斯科菲迪奧+倫弗洛(Diller Scofidio + Renfro)的聯合創始人之一。這位才華橫溢的建築師以其前衛的設計理念,改變了人們對空間的傳統認知。


早年生活與創造力的啟蒙

1954年,伊麗莎白·迪勒出生於波蘭的世俗猶太家庭。她的父母是大屠殺的倖存者,這段歷史深深影響了迪勒,讓她對多種議題抱有更深的“敏感性”。1959年,迪勒一家移居美國,定居於紐約曼哈頓。作為移民,迪勒一家面臨了語言障礙和經濟困難等諸多挑戰。然而,到了三年級,迪勒已經適應了新環境,並且開始對藝術產生濃厚興趣。


當迪勒進入高中時,紐約市正處於激進主義和女權運動的高潮,這一時期激發了她的政治意識、創造力以及對藝術的熱愛,為她未來的建築之路奠定了基礎。


從藝術到建築:庫珀聯盟的轉折點

迪勒進入庫珀聯盟藝術學院攻讀本科,起初她並未對建築產生興趣,反而被電影製作、攝影和視覺藝術所吸引。然而,庫珀聯盟的建築系開設了一門名為“建築學原理”(Architectonics)的課程,正是這門課程改變了迪勒的看法,使她發現了建築的潛力。這門課由約翰·黑杜克(John Hejduk)教授授課,讓迪勒認識到建築不僅僅是實用的學科,它與藝術和文學緊密相連。


這種全新的建築觀點,使迪勒擺脫了政治和實際考量的束縛,讓她認識到建築可以是一種批判性的研究,能夠在二維與三維空間之間進行自由探索,這種理念成為她日後設計哲學的重要基石。


迪勒·斯科菲迪奧+倫弗洛的實驗性設計

畢業後,迪勒與當時的指導老師里卡多·斯科菲迪奧(Ricardo Scofidio)結婚,並共同創立了迪勒·斯科菲迪奧+倫弗洛事務所。在創立初期,這對搭檔的設計並未參與傳統建築實踐,而是選擇了一條實驗性路線。他們跨越媒體、藝術與空間的界限,進行獨立的設計探索,這讓他們逃脫了傳統建築實踐的限制,並挑戰了對空間的既有認識。


迪勒相信,建築師對項目的願景應該像一種執念,她形容大部分時間都在說服客戶認同她的設計理念。她表示,設計過程中,1%是繪圖與設計,而其餘的99%則是市場推廣和說服他人的創意。這種過程驅使她以大膽的態度面對設計挑戰,並以一種“先跳下懸崖,再在半空中製造降落傘”的方式推進項目。


這種大膽的設計理念不僅僅是理論上的,它結合了現代科技,特別是計算方法在她設計中的應用,讓她的作品在2000年代因其非凡的技術運用而廣受讚譽。


塑造現代紐約的關鍵力量

伊麗莎白·迪勒的事務所,在全球尤其是紐約的許多標誌性項目中發揮了關鍵作用,她的設計不僅挑戰了傳統空間的界限,也為建築學帶來了嶄新的觀點。迪勒·斯科菲迪奧+倫弗洛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廣泛討論,其影響力超越了建築界,成為了現代設計的代表性力量。


 
 
 

留言


BE IN 
TOUCH

©2024 未至國際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| NB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.

統一編號 : 52869213

​公司地址 : 台北市大安區愛國東路77號2F
公司電話 : T:02-2367-7020、F:02-2367-7025

​公司郵箱 : mail203@nbdesign.com.tw

  • Line
  • TikT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©2024未至國際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