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嚴謹的建築設計,能夠使其資助者、建築師以及每個偶爾到訪的參觀者因為它而受到某種啟發。」-尤哈尼·帕拉斯瑪
- mail20949
- 2024年8月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圖片來源:wyborcza.pl
《肌膚之目》的誕生
數年前,著名芬蘭建築師尤哈尼·帕拉斯瑪(Juhani Pallasmaa)決定告別實務建築工作,專注於建築理論與著作創作。他的著作《肌膚之目:建築與感官》(The Eyes of Skin: 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s),雖然僅是薄薄的一本書,卻在1996年出版後引起了廣泛關注。這本書的內容,最初是由帕拉斯瑪親自手寫,再由秘書打字,最後由他手動修訂完成的。
感官的重新詮釋
在《肌膚之目》中,帕拉斯瑪大膽批判了將建築僅僅視為「眼睛的藝術」的流行觀點。他融合東西方美學與哲學知識,強調了觸覺等其他感官在空間體驗中的重要性。他擔心,對視覺以外感官的忽視會導致建築環境的平庸,削弱了建築激發靈感、促進參與和改善生活的能力。帕拉斯瑪的這份批判,無疑是一份誠實且具有深度的禮物,對建築界有著深遠的影響。
建築的多感官體驗
《肌膚之目》及其後續作品《思考之手》(The Thinking Hand)和《具體圖像》(The Embodied Image),雖然未能完全內化至每位建築師的思想與行為中,但已經成為建築界的重要參考書目。這些著作挑動了傳統建築主義的神經,讓感官體驗成為建築設計的核心考量之一。
帕拉斯瑪的工作室與交流
在芬蘭赫爾辛基的工作室中,帕拉斯瑪對於書籍和藏品的分類並非依照學科或領域,而是依據感覺狀態進行。他的工作室猶如一個富有感官經驗的寶庫。帕拉斯瑪的書籍不是擺設,而是與他生活息息相關的「活的」資料。儘管他擁有豐富的學識和經驗,但他總是以謙遜的姿態與人分享他的知識和收藏,像孩子般興奮地展示他的「玩具」。
謙卑的設計觀
帕拉斯瑪的設計理念強調「建築的謙卑」,即尊重使用者的感受和參與。他曾設計一組銅製門把,鼓勵人們觸摸和體驗其溫度與弧度。這種設計意圖並不僅僅是功能性的考量,而是邀請使用者以感官直接參與其中。帕拉斯瑪認為,這種設計態度可以延伸到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中,尤其是他們的羅東文化工場,這是一個開放的空間,鼓勵人們的自由參與。
現代建築與過去的對比
帕拉斯瑪將羅東文化工場與巴黎的龐畢度中心相提並論,認為它們在技術和形式上都具有大膽的特質,並且去除了過去建築中常見的社會符號與象徵。他認為,這種設計不應受限於傳統觀念,而應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,重新思考建築的基本元素如門與窗的定義。
帕拉斯瑪的工作和思想不僅僅在於建築設計,更在於如何通過建築來激發人的多種感官體驗。他的書籍和設計理念展示了一種對建築的深刻理解和尊重,並且他對「建築的謙卑」的追求,也成為當代建築設計的重要方向。 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fieldoffice-architects-europe-tour-finland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