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emental House:丹麥風格融入1970年代倫敦住宅
- mail20949
- 5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(Image credit: French+Tye)
1970年代的多層住宅「Elemental House」是一處完美的翻新典範,正好契合了Archmongers建築事務所總監Johan Hybschmann的設計理念。這家位於倫敦的建築事務所,專注於住宅改造與現代主義建築,曾因翻新巴比肯1972年的一間公寓以及翻新1960年代末期的Little Browning住宅而聞名,後者還獲得了「2022年倫敦最佳改造獎」。
當初這棟位於倫敦Clapton的住宅留有許多未解的問題,例如老舊的電線與鼠患,但Hybschmann與他的妻子Anita Freeman卻看到了它的潛力。他們將這棟陰暗的磚砌排屋改造成了光線充足、綠意盎然的家園。

(Image credit: Jim Stephenson)
從1970年代的荒廢到現代化的綠意之家
原本不顯眼的街道立面,如今以無邊框的玻璃窗、新增的紅色金屬門廊和與之搭配的扶手,再加上替代車庫門的質感燧石板重新煥發生機。一系列花壇和灌木也讓原本方正的建築線條變得柔和。

(Image credit: Jim Stephenson)
室內設計則保留了原始建築的磚砌結構、木材框架與裸露的混凝土元素,並通過將車庫改造為臥室,以及在房屋後方澆築一個全新的混凝土擴展區,創造出一個寬敞的廚房與餐廳區域。
保留建築DNA並創新轉型

(Image credit: Jim Stephenson)
「我們知道這棟房子擁有成為理想住宅的潛質,但實際操作中發現,它的結構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強健,讓我們可以依靠原有的框架進行大幅改造,同時保持其原始的精神。」Hybschmann說。他們運用了大膽的形式與天然材質,提升了建築原有的魅力。儘管住宅經過了徹底的改造,但它依然保留了原本嵌入於街區中的感覺。

(Image credit: Jim Stephenson)
Elemental House共有三層樓,底層設有廚房與客房,第一層是客廳,頂層則有兩間臥室,兩個半層之間設有小書房與家庭浴室。設計以暴露的建材為特色,運用了現有的磚牆、鍍鋅鋼、鑄造混凝土與木材等元素。
丹麥現代主義的靈感來源

(Image credit: French+Tye)
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原始材料和結構,設計團隊移除了石膏板牆以及樓梯下方的空間,並巧妙地設置了內部窗戶,讓自然光能夠滲透至各個角落。尤其是在臥室,移除閣樓後露出原始的木結構,讓空間感覺更加開闊。

(Image credit: Jim Stephenson)
灰色磚牆、白色粉刷牆面、天然木材與赤陶瓷磚等材料的搭配,體現了Hybschmann受丹麥現代主義建築的啟發,特別是沃勒特的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、芬·尤爾在Ordrup的住宅以及阿爾內·雅各布森的Søholm住宅。此外,芬蘭建築師阿爾托的住宅設計也為其提供了靈感。

(Image credit: French+Tye)
精心打造的細節
住宅內的木作展示了各種木材的巧妙運用,從無結松木製成的樓梯扶手與架子,到使用鐵力木製作的前門與手扶欄杆,再到Douglas杉木製作的訂製廚櫃,均由木匠Jacob Alexander Studio精心製作。這些木材與不鏽鋼廚房島台以及Haidee Becker的油畫相得益彰。

(Image credit: French+Tye)
一樓的窗戶則完美框住了新建的野花綠色屋頂,而底層的赤陶磚地板延伸至戶外,形成了一個用餐露台。推拉門將室內外無縫連接,戶外花園中種植了本土植物,還設有一個小池塘以吸引野生動物。
Elemental House不僅保留了原始建築的質樸風格,還巧妙融合了現代丹麥設計的精髓,成為一個別具一格的現代家居。
留言